
在不影響交通運營的情況下對繁忙橋梁進行維修具有極高難度,施工方必須同時確保作業期間的安全性和結構的長期可靠性。埃默里希萊茵河大橋的維護工程就面臨著這樣的雙重挑戰。埃默里希萊茵河大橋被昵稱為 "萊茵河的金門",橫跨萊茵河,距離荷蘭邊境僅幾公里。萊昂哈特、安德拉合伙人技術咨詢公司的設計工程師亨寧-烏普霍夫(Henning Uphoff)說:"這座橋不僅是國家級文化遺產,也是德國最長的懸索橋,同時還是德國最美麗的橋梁之一。
這座橋連接萊茵河畔的埃默里希市和克萊沃市,是橫跨河流的主要通道,可以節省至少 50 公里的繞行路程。因此,當 2014 年的定期安全檢查發現螺栓松動等問題,需要對橋梁進行維修時,首要任務是確保交通繼續暢通。因此,所有規劃都以雙向各一條車道保持暢通的要求為基礎。與此同時,用鑄鐵纜索夾固定在懸索上的 200 根垂直懸索也應逐步拆除。核心挑戰在于更換索夾螺栓。由于承受巨大載荷,在吊索仍連接主纜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松動螺栓。但如何安全拆卸長達100米、重達1噸的吊索?最初方案考慮使用直升機。"技術上確實可行,但我實在無法想象自己站在高空橋面上,看著直升機吊運這些超長超重吊索的場景,"施工方R. Lange GmbH公司總經理Marcel Vecchi坦言。Vecchi 說,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是,強風和惡劣天氣可能會導致數周的延誤,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。于是,Vecchi 提出了另一種解決方案。該該公司專門設計建造了一套適應橋梁特殊結構的輥軸輸送系統。它的直徑為 2.5 米,彎曲度為 180 度,被安裝在懸索的上部。這些主纜連接在兩個 77 米高的塔架上,承載著整座大橋。每根主纜由61根獨立鋼索組成,單根直徑5厘米,通過緊密排列構成六邊形截面。工程面臨的核心挑戰在于防止吊索因過度彎曲而受損,因此必須嚴格遵守最小彎曲半徑標準。施工團隊采用輥軸輸送系統配合多臺卷揚機,完成了既有吊索的拆除與新吊索的安裝。由于索夾重量限制,螺栓更換作業需在地面完成。經檢測,原螺栓存在多種缺陷:部分出現輕微彎曲變形,另有銹蝕情況,且多數存在松動現象。根據招標文件技術要求,這些非鍍鋅高強度HV螺栓組件已全部更換為全新螺栓,并配套使用Nord-Lock鋼結構專用防松墊圈。“安全是第一位的,因此我們選用了Nord-Lock墊圈,” Uphoff說,"這是一座巨大的橋梁,強風和交通會造成振動。因此,除了Nord-Lock的鋼結構(SC)墊圈,我們別無選擇。”
洛帝牢集團建筑和基礎設施經理弗蘭克-戈茲(Frank G?tz)說:"Nord-Lock獲得結構性應用認證已有近 15 年的歷史。這一切都始于德國的國家技術認證。在建筑行業,一切都需要時間,尤其是創新。因此,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,我們已經逐步優化了我們的認證,并擴大了應用范圍。好在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。我們將繼續改進我們的認證,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,并提供更多的安全性。同時,Nord-Lock擁有兩項歐洲技術評估(ETA-19/0813 和 ETA-20/0010),涵蓋預緊和非預緊結構螺栓連接。弗蘭克補充道:"查看認證始終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這些認證規定了裝配的決定性標準,例如適當的扭矩。總之,在艾默瑞萊茵河大橋上共更換了 2200 個螺栓,Nord-Lock SC鋼結構墊圈確保了高安全性。"Uphoff說:"現在,我們至少在未來半個世紀內都是安全的。